小麦财经股票配资 中试搭桥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成都智能制造产融对接会举办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小麦财经股票配资
10月23日,“中试赋能·融创天府”智能制造产融对接会在新川创新科技园AI创新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主办。
活动现场
中试搭桥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中试是不可或缺的“转化桥梁”——这一涵盖技术验证、工艺优化、小批量生产的关键环节,既是“三链”融合的核心节点,更是破解中小企业创新瓶颈的重要抓手。本次对接会精准聚焦智能制造领域需求,通过中试平台推介破解企业“验证难、熟化慢”痛点,为成果转化筑牢根基。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财经处相关负责人围绕产融合作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政策旨在构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产融合作,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让金融供给更好地适配产业需求。要特别加大对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关键环节的精准支持,通过发掘培育高潜力优质项目、精准对接金融要素,助力优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切实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展开剩余62%四川省中试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国军系统介绍了全省“1+N”中试体系的核心枢纽——四川省中试平台。该平台致力于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模式,构建覆盖全省的综合性服务网络,重点围绕全省六大优势产业、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领域,通过链接上下游资源,为科研团队和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跨区域、跨领域的中试熟化与成果转化服务,有效降低了创新主体的研发成本与风险,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活动现场
项目亮剑
智造先锋的“硬核”实力秀
优质项目是产业活力的直接体现。本次对接会深入调研成都先进制造业集群,精选两大本土智能制造项目进行路演,全方位展示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为金融对接提供“优质标的”,推动细分领域“三链”深度融合。
两个优质项目从不同赛道发力,共同勾勒出成都智能制造的创新图景。通过精准孵化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高效衔接,既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成长范本,更让金融机构直观感知产业潜力,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金融赋能
“活水”精准滴灌创新链
金融是产业发展的活水。立足于构建适配新型工业化的创新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持续深化产融对接,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流向具备丰富发展潜能的中小制造企业。本次对接会邀请多家金融与成果转化机构,通过方案分享与要素对接,构建覆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全周期的金融支持体系,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针对金融服务保障,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公司介绍了“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今年7月,中国银行、中国人保共同发布《“中试保融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该方案未来三年将提供1000亿元银行金融支持与1000亿元保险保障,构建“银保联动”创新模式与“保-贷-补”协同机制,精准纾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与中试阶段的资金困境。
本次对接会是成都推动“四对接”机制落地、深化“三链”融合的又一实践。通过政策解读、平台推介、项目路演、金融对接等多维联动,精准孵化优质项目并与金融要素高效对接,有效促进了科技、产业与金融的良性互动,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了从技术到市场的全方位支持。
(本文图据主办方)小麦财经股票配资
发布于:四川省巨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